这个夏天,来一场与“大系”的双向奔赴!

钱江晚报   2023-08-02 11:14:43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济沅 钟翼

假如你能穿越回宋代,这个夏天,你会干什么?水光潋滟、荷叶田田,泛舟西湖,眺望湖光山色,荡漾的碧波、高矗的雷峰塔尽收眼底,一杯茗、一卷书,写诗作画,寻觅风雅。或许还能遇上柔情的江南佳人,一颦一笑皆是风情......

最近,来自浙江大学的一群青年们自发组成团队,远赴北京,走近国家博物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览现场,充分领略宋韵文化的历史之美,于方寸之间,便能一眼千年。


【资料图】

“大系”是一项由浙江大学牵头打造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整装出发,这群青年相聚北京“国博”

“太震撼了!”

“这些‘明星’画家在竟然我面前‘活’了起来!”

“我仿佛在跟上千年的中华文化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对话!”

走进国家博物馆,同学们便被展厅中数不胜数的高清绘画作品吸引。他们驻足于经典画作前,看到建筑、车马、器具、花草、虫鸟跃然眼前,无不对这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场景叹为观止,不禁感慨:“每一幅画作,看了还想看!”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中,在时代与思想的解放中,呈现出无限可能。“大系”展厅共分为3个板块:“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和“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第一板块为项目概况,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均被收录在内,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第二板块为佳作展示,从北宋至晚清的六幅《西园雅集图》到散落四处首次齐聚的石溪《山水四景册》,“大系”以大量珍稀的图像文献还原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构筑成一部承接古今、连结世界的巨典鸿编;第三板块为数字应用,在5G、云计算、动作捕捉和增材制造等最新科技的支持下,“大系”作品结合现代化元素实现了数字化虚拟体验。

高校联合,让宣讲在国博“活起来”

18年时间,“大系”团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国宝”齐聚一堂,打造出享誉世界的“盛世修典”。“大系”成果展的现场,也是讲述“大思政课”的社会课堂。

浙江大学研究理论宣讲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校宣讲团成员,于“大系”现场开展场景式微宣讲,加深成员对国家文化自信等相关战略的认识,树立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

《18年长跑,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约》、《盛世修典,赓续文脉,再铸辉煌》、《伟大技术文明的“重生”》、《文化强国新征程:数字之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一门门微党课在师生的讲述中“鲜活”了起来,像一幅有生命、有灵魂的画卷向在场观众徐徐展开......

“‘大系’工程一路走来,并非都是鲜花与掌声,也有曲折和艰辛”,来自浙江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的讲师林柔余深情地说道,“是项目组的坚持让它具有今天的成果,让‘大系’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作品。身处新时代的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胡铭杨在国博现场,围绕“伟大复兴为什么是复兴”,介绍起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历程:“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火药、马轭......从文字到文化,中国文明从古至今的传承亘古不变,古代中国的一切都在今天的我们身上流淌。”

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碰撞出古今两代的“文化火花”?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宣讲团讲师皮福玲围绕文化的保护、转化、创新和传播等方面,讲述了用数字化手段将传统文化“活”起来的生动案例,坚定自己为数字文化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的决心。

“大系”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例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宣讲团讲师张祁深入剖析了中华文明的五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立下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宏愿。

将党课“搬”到现场,这群青年们身临其境,在与传世名迹的“亲密接触”中,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故事。

阅尽千年,从“文化长跑”中读懂“浙江精神”

从寥寥无几的重要古画到上万件“国宝”级珍稀作品,从浙大西溪校区狭小的库房到雄伟高阔的国家博物馆展厅,18年长跑,“大系”的背后,不仅流淌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血脉,更蕴藏着团队求真务实、追求极致、迎难而上、水滴石穿的文化自觉和家国担当。

18年,“大系”团队为收录各方“瑰宝”,他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即使“被拒了一鼻子灰”,也从未轻言放弃。

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微宣讲中“大系”团队“三进黑川”拍摄《寒林重汀图》的故事格外令人动容,而这样踏破铁鞋的经历又岂止一次?“三顾茅庐”辽宁省博物馆、坚持不懈地联系大英博物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其实,“大系”跨越十余年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本身也是给学生在实践中读懂“浙江精神”的生动案例。

江南一枕钱塘水,宋韵千年入梦来。读不尽的浙江,需要一代代人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匠心,在这条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讲好“大系”故事,传承“浙江精神”,践行“八八战略”,不仅是劈波斩浪的前辈,更是屏幕前的你和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