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司令,按现代辞书的释义,就是军队高级建制单位的军事主官,也称司令官。
司的词义是主持,掌管,是动词。《广雅·释诂三》:“司,主也。”主就是主持、掌管,如司机、司仪等。令的词义是发令,指上级对下级发出指令,也是动词。《说文》:“令,发号也。”发号就是发令。所以,现代意义的司令,就是指在所属部队中负责发令指挥的最高军事长官。一般地说,部队编制在师级以上的指挥官才可以称司令,其军衔最低为上校。
司令在我国军队中的正式称谓是司令员。各大军区、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海军、舰队、空军和武警部队等单位都设司令员。据说这个称呼是三十年代时,由刘伯承从苏联回国以后为中国红军确立的(司令员称谓首创于苏联红军,其他国家如日本、朝鲜等称司令官或司令长官)。这个称谓的确立,体现了我军军官和士兵人人平等的思想。司令虽为军中最高军事指挥官,也是普通一“员”,是和司号员、警卫员、卫生员、炊事员一样的普通一员,他们的区别只是分工不同。
司令之上现在还可以有总司令。总司令有时指一个国家军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如朱德就曾是我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现在我国已无总司令之职)。某军种的最高军事主官也有称总司令的,如海军总司令、陆军总司令、空军总司令等。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有时也用于指称集团军的军事主官,如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之类。
古代也有司令,也是官,但却不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其词义更是完全不同。
从正史的记载看,司令的官称始于隋朝。《北史》和《隋书》的《后妃序》都说,隋文帝时曾经采纳汉朝和晋朝的旧仪,在宫廷中设置了“六尚”(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等内官来“掌宫掖之政”。其一之“尚宫”就设有“司令三人”,职“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这是有文献记载的“司令”的最早出处。但最早的那些司令,都是些宫廷女官。
这以后在金朝和元朝,也都曾设置有司令之职。
据史书记载,金朝时在典卫司、宫苑司、侍仪司和惠民司等机构,都设有司令一员,职衔为从六品和正七品。史书还记载了宫苑司、侍仪司和惠民司各司令的职掌,分别是“掌宫廷修饬洒扫、启闭门户、铺设氈席之事”,“掌侍奉朝仪,率捧案、擎执、奉辇各给其事”和“掌修合发卖汤药”(《金史·百官二》)。那些司令所执掌的内容各有不同,其品级都不高,大致相当于县令。
元朝时所设置的司令更多。《元史·百官一》记载礼部所属掌薪司,有“司令一员,正七品”;《百官三》记载各营膳司,皆“定置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都目各一员”;《百官四》记载供膳司、御香局、上都惠民司等,也都设有“司令一员”;《百官七》又有两淮“盐场二十九所,每场司令一员,从七品”,两浙“盐场三十四所,每所司令一员,从七品”;福建等处“盐场七所,每所司令一员,从七品”等记载。从这些记载看,元朝的司令比金朝多得多,而品级似较金朝略低,为正七品与从七品。
所以,古代的那些司令,品级都不高,而且都与军事无关,和现在司令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司字的初文和本义,历来有多种说法。按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十七的说法,司字从倒匕从口,所谓“到(倒)匕于口,即饲小儿饭之义”。所以司是“饲”的初文,本义是喂小儿吃饭。后来引申出主持和掌管的意思来,再引申就特指主持和掌管之人,也就是官吏了。《说文》释“司”为“臣司事于外者(在外办事的官吏)”,但这是司的引申义。所谓官吏,就是在外面为君王办事的人(官吏之在外是相对于君王之在内而言的)。由官吏的意义再引申,就是官吏办公的场所,也就是官署和官府的意思了。这便是古代司令的“司”的意思,词性是名词。至于“令”,古代多用以指称政府某些部门和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郎中令和县令等,也是名词。令在这里也不是发令的意思,而是官称。
所以司令的古义,指的是一个大致相当于县令级别的司级官署长官。从语义结构说,今义的司令是动宾结构,意思是主持发令;古义的司令却是偏正结构,意为一司之令,即被称为司的官署中的长官,犹言一司之长。现在中央机关部以下一级的行政部门也称为司,如外交部有欧洲司、亚洲司和礼宾司等,司的长官现在就叫司长;这司长的意思,倒是和古代司令的意思基本相同的。因此,现在所说的司令,和古代曾经有过的一司之长的司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现代意义上的司令,如果溯源的话,应该是来自十八九世纪时的欧洲的。拿破仑在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之前,就曾担任过法国内防军司令、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和远征埃及的东方远征军总司令。日本在1900年前后的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期间,也设置有司令官和总司令官的官称。这些司令和司令官,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司令的意思,才是完全一致的。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3年第1期《微型讲坛》栏目。)